了解新生儿的情感发育和个性发育
-
新生儿出生后,作为一个幼小的生命是十分脆弱的,需要得到母亲的保护,情感的交流是不可缺少的。如果宝宝没有活动的自由,没有适当的玩具,也不跟大人交往,即使充分满足了他的生理需要(如吃、睡等),也会有不良好的情绪,会出现表情呆滞或爱哭等情况,对他的身心发展很不利。
新生儿的情感发育水平怎样?
新生儿出生之后就具有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,不过,这些情感都是与生理需要联系在一起的。如新生儿吃饱穿暖睡好,就会很愉快;当需要不能满足,如饥饿、疲倦、未睡好,就要哭闹。哭闹时间和次数在新生儿期最多。
哭声是宝宝表示需要的语言,用哭声和大人们交流,以引起成人关注他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,提醒大人不要忽视他的存在,这是一种无条件反射。另外,新生儿在哭的同时,呼吸及语言发音器官也自然的得到锻炼和发展。
新生儿虽然在出生到满月的一个月中,能通过感觉、动作、情感的发育,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各种不同的反应,这说明宝宝已经开始了心理活动,但与成人相比,这种心理反应是低级的,只是个人意识活动的开端,还处于原始的状态、刚开始起步的阶段。
新生儿的个性发育水平怎样?
新生儿出生后,父母马上就会发现孩子在个性上存在这差别。有的宝宝非常安静、非常老实、较好带养,睡眠时间长,肚子不十分饿就不会醒,肚子饿了就咕噜咕噜的喝奶,也不怎么哭。若是吃母乳,就会把两侧奶全部都吃空,若是吃配方奶也能轻松地吃掉100毫升。
新生儿吃完奶就要小便,换尿布时显得很高兴,然后又不知不觉的睡着了。在夜里一般再醒一两次,每次换完尿布吃完奶又马上睡着了。每天大便一般1~2次,这样的宝宝称为易抚养性。
有的新生儿就不那么老实,带养起来比较费劲。宝宝对外界刺激很敏感,有一点声响马上就会醒,醒来后如果尿布湿了就哭,表现出不高兴,即使换了尿布,如果肚子饿了仍然哭个不停。这种孩子如果是吃母乳,吃了6~7分钟后饥饿感消失就不再吃了,此时孩子肚子并未饱。如果硬塞奶给孩子吃,就会把吃进去的奶全部吐出去,待十分钟后有会因为饥饿而啼哭,再吃5~6分钟才能睡去。
如果是喂配方奶,奶嘴稍有不通畅就会哭,甚至把奶嘴吐出来不吃了。有时喂完了奶,刚过20分钟又把奶全吐出来,这种情况多见于男孩子。由于每次吃完奶量和吐奶量均不同,饥饿的时间也就不同,所以喂奶时间也就没有规律了。这样的新生儿称为抚养困难型。
- 返回首页 打印 返回上页 下一篇